我们招实习生啦!!!(2025年7月更新)
组内实习生研究成果
1. (2025年7月) DMDiff: Degradation-Modeled Multipath Diffusion for Tunable Metalens Photography 被 ICCV 2025 Highlight 接收,并获得了审稿人的满分评价。上海交大大三本科生Jiayi Zhu,他在项目中深度参与、表现出色,为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!后续工作正在开展中!
目前可参与研究项目(Updated July, 2025):
1. 仿生智能成像:相机分辨率越来越高,功耗和算力需求也水涨船高;而人眼以极低能耗实时提取关键信息,我们能否构建同样高效的智能人工视觉系统?
2. 超透镜智能成像(ICCV 2025 Highlight 后续工作):手机摄像头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厚,根源在于传统光学镜头结构复杂。我们能否结合AI与纳米光学技术,让摄像头既薄又强?
3. 衍射光场成像:为什么传统相机只能记录一张平面图,而看不到物体的三维结构?我们将融合衍射光学与AI光场调控,通过端到端联合优化,实现对波前的智能调制,让成像系统真正‘看懂’光的全貌。
4. 生成式计算成像:拍照拍糊了怎么办?低分辨、强噪声、欠采样就等于图像无解?生成式计算成像,从模糊中生清晰,让成像系统拥有先见之明,不只是还原图像,而是生成真实。
5. 其他:你的专业中是否有需要用AI来解决的问题?你是否有一些有趣的想法,但是不知道怎么实现?我们一起研究解决他们。
研究方向:计算成像,视觉智能,人工智能交叉研究(AI+Optics, AI for Science等)。
自我介绍:袁肖赟,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教授。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获得学士学位,2020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2020年至2024年在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(合作导师方璐)。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、Nature Communications、Light: Science & Applications等Nature系列子刊发表文章4篇,并在IEEE TPAMI、Engineering、CVPR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。已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8项(其中美国3项)。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冬奥等重大活动,获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技术发明一等奖(第五完成人)。率先实现了成年人脑功能信号的动态光声成像,获SPIE Photonics West 2021最佳论文奖。
你将得到什么:
1. 科研补贴:跨出经济独立的一小步,迈向人生新高度的一大步!不定期蹭吃蹭喝的机会也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2. 科研指导:我会尽我所能,在技术理论、算法Coding、硬件系统搭建、论文撰写、PPT制作、简历优化等方面为你提供手把手指导,带你走进科研的大门。我会教你我懂的;我不懂的,我们一起研究!
3. 科研成长:和本校及其他顶尖高校的研究生、老师深入交流和合作的机会。参与科研项目,发表高水平论文,体验“研究成果被认可”的成就感!
4. 职业发展:一起梳理你的研究兴趣,明确未来方向,无论你想读研、出国深造,还是直接就业,都会全力支持。
5. 运动健身:如果你喜欢运动,来就对了!喜欢跑步?我是个正在努力跑出5公里6分配的跑步搭子!健身小白?我可以提供“非专业”指导,带你入门,帮你省健身私教的钱!三大项4倍体重的健身爱好者?恭喜,你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健身搭子!三大项5倍体重的健身大佬?大哥/大姐,求带带!!!
你的要求:
1. 年级:本科生不管大一,大二,大三,大四都可以。Gap中准备考研或者申博的也可以。
2. 专业:不限,只要你有兴趣做人工智能与视觉相关的研究。我们的研究方向玩的就是交叉。
特别承诺:
如果你态度认真,但在我的团队里没有感受到成长,说明是我教学能力不足,我愿意帮你找到更适合的导师!
联系方式:
简历发送至:yuanxiaoyun@sjtu.edu.cn。邮件标题请注明“实习申请+姓名”。
欢迎对相关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我们,一起做点有意思的研究。